影像派主页


康太克斯AX机身使用体会


江少军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眼睛逐渐变花了。使用原有的美能达两套手动聚焦相机摄影时,聚焦开始发生困难。经过反复对比论证,下定决心购买了一套康太克斯(Contax)相机。包括一架AX机身,三只镜头(50mm/f1.4标头,28~85mm/f3.3-4标准变焦镜头,80~200/f4远摄变焦镜头),一只MutarI(2×)增距镜和一只TLA360专用闪光灯。下面就谈谈一年多来使用康太克斯AX机身的体会。
  康太克斯机身是Contax 35mm单反机中唯一一架可以自动聚焦的相机。设计者考虑到康太克斯用家不大可能放弃使用多年的拥有顶级光学质量的手动聚焦镜头,因此设计出这架世界唯一的机背驱动自动聚焦系统。该机身可以使用原来所有手动聚焦镜头,全部和部分地完成自动聚焦功能。由于这一创新及其耐用性一时还不能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自1996年问世以来,购买者并不多。美国摄影杂志连续两年将其定为四星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机的优点和耐用性逐渐为人们所了解,美国摄影杂志终于将其评定为1998年度各项性能指标均为五星的五星级相机。
  该机身是铝合金的外壳。机身上部使用了金属钛。为了机背聚焦系统的平移,机身设计的较厚,不太适合女士和手小的人握持。机身自重1080克,端起来有一种结实稳重的感觉。机身的操控系统以转盘式为主,熟悉后不用看也能调整到位,这一点对于夜间摄影是很重要的。
  相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基本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快门速度最高可达1/6000秒,闪光同步速度也达到1/200秒。多次曝光次数没有限定。连续拍摄最高可达每秒5幅。调焦和卷片噪音极低,实践下来比著名的佳能USM系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情况下几乎听不到声音,只有在安静的场合才能有所感觉。该机设置了中央重点测光系统和点测光系统。没有采用分区测光是该机设计上的一个缺憾。聚焦功能包括单次自动聚焦和连续(伺服)聚焦两种。曝光方式也分为光圈优先,快门速度优先,程序,手动等,并有康太克斯首创的括弧曝光功能。这些功能和其他专业、准专业相机都差不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下面主要谈谈该机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和使用体会。    
  该机身的主要优点在于用任何一个能够装于机身的手动调焦镜头都可以实现自动聚焦。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中国一般的专业摄影师也不会用高达近两万元和一万元的价格去购进蔡司16mm/f2.8鱼眼镜头和21mm/f2.8超广角镜头。更不会花十万元的价格去定制蔡司500mm/f4.5反射式镜头。因此,选用物美价廉的前苏联镜头成为中国多数摄影人的选择。我选购了泽尼塔尔16mm/f2.8,和平20mm/f3.5,阿萨特35mm/f2.8PC(移轴)和朱比特85mm/f2四款镜头。这四款镜头装到康太克斯AX机身上以后,都成为自动聚焦镜头。且聚焦速度和使用蔡司镜头完全一样。由于上述四款镜头成像质量都不错,因而就全套设备而言,康太克斯机身确实物超所值。    
  该机身的另一大优点是,任何镜头装上机身,都可以实现程度不同的微距功能。镜头的焦距越短,这一作用就越强。蔡司80~200mm/f4镜头原有的微距拍摄放大率是1∶3.9,装在本机身上,放大率就达到了1∶3.3。28~85mm/f3.3-4镜头装在本机上,28mm端的近摄放大率达1∶2.7,85mm端也达到了1∶3.3左右。本人用蔡司50mm/f1.4试验,近摄放大率也达到了1∶3左右。成像质量是无可挑剔的。事实上,大片幅相机就是利用加长像距的办法来实现微距摄影的,35mm相机使用皮腔或接圈实现微距摄影也是同样的道理。    
  该机还有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小优点,这些优点实际上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一是该机的快门线插孔即可以使用电子快门线,又可以使用普通的机械快门线。二是该机身在开启后盖后,快门仍然可以动作。这与现在一些高级相机不同(如宾得Z1-P)。这一点对于检验镜头,矫正焦距是非常有用的。三是该相机在机身上设置了红外线辅助对焦发生器。当现场光强度低于f1.4、1/8秒时,该发生器就自动启动辅助光协助自动对焦,而不像有些高级相机必须装上专用闪光灯才具有这一功能。这对于暗弱现场光下不用闪光灯的摄影是很方便的。四是该机的耗电确实很省。我用一节松下2CR5电池已经拍摄了20多卷胶卷,只有今年春节在长白山零下20多度时才显示电量不足(该机经受住了零下20多度的考验,除一次显示电量不足外,全部拍摄都很正常。没有特意将机身放在怀中保温。有意思的是,同事特意准备的一架全机械日本相机却不能启动快门了),回到北京后电量又恢复了。备用的两节电池至今没有用上。    
  当然,该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根据我使用的体会,该机的点测光不准,测光结果总是比正确值增加一级。为了确认这一点,我先是用机身的中央重点测光与之比较,测定不同单色表面,结果都相差一级。然后用美能达IV型测光表与之比较,结果还是相差一级。于是,凡使用点测光曝光时,我都将曝光减一级。此外,由于自动聚焦时要驱动整个机背内腔系统,聚焦速度就相对较慢。从最远到最近的聚焦时间为0.45秒,这比大多数镜身驱动或机身驱动方式都略慢一些。但对于一般场合的抓拍是足够了。相反,对于长焦距镜头,这一点却变成了优点。因为此时的全程聚焦时间也是0.45秒,聚焦速度就算是快的了。由于这种聚焦方式是靠改变像距来聚焦的,对焦距在85mm以下的镜头都可以实现全程自动聚焦,而对于85mm以上的镜头,就必须手动辅助聚焦。以200mm镜头为例,将镜头焦距放在无穷远处时,可以对最近6米处的物体自动聚焦。如果被摄体距相机只有2米远,就要先用手把镜头距离调到大概3~4米的位置,才可实现自动聚焦。找到规律后并不影响拍摄诸如足球之类的比赛。
  该机还有一个使人头痛的缺点。就是安装增距镜时不能先将其装在镜头上,而是要先装增距镜,再装镜头。笔者有一次忽略了这一点,先把镜头装于增距镜,再把两者装上机身。当时手感有些涩,拍照时才发现测光系统出了问题。卸下镜头再重新安装,测光系统已经紊乱。观景窗旁显示的光圈值与镜头实际光圈值不符。虽然最后被免费保修,但毕竟在心里留下了一点阴影。

 

                返回[器材评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