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派主页


第三章:镜头的类别与特性


  在一些住宅的售楼书中,你可能看到很宽敞的房间,但看现场示范单位,又是另一回事,这是用了广角镜头之故;看体育杂志,看到球员射门的精采照片,但购票入场观看,坐前排也不够杂志的图片清楚,原因是体育照片以远摄镜头拍摄。
  究竟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拍摄的照片有甚么区别?显然,广角镜头所拍的景物所包括的范围较大,产生「广角」的景象。而远摄镜头则只包括了景物的一小部分,故此把远方的景物放大。此外,还有甚么「标准镜」、「人像镜」,以至「微距镜」、「鱼眼镜」……本章内容,就是要讲解镜头的类别与特性,给初学摄影的人士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认识「标准镜」

  「标准镜头」之所以称为标准(Standard),是由于它曾是相机的基本配备,由它所拍摄的影像大小,既非广角,亦非远摄,可算是「正常」的视觉效果,即是我们通常以肉眼所看到景物的效果;换言之,我们平常以肉眼看景物时,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致上就是通过这种「标准镜」(Standard Lense)所能拍摄到的范围,能拍摄到比这个「正常」的范围更大时,就叫做「广角镜」;而比这个拍摄范围更窄时,则可以叫做「远摄镜」。
  不同菲林形式有不同的标准镜
  那么50mm是否对所有相机而言,都是「标准」镜头呢?并不!因为对一部相机而言,其镜头是否为「正常」,要根据其使用菲林的尺寸而衡量。菲林上画面愈大,则需要较大的镜头焦距,才可以涵盖到正常所能「看」到的观看范围。在使用35mm(135)菲林时,50mm镜头可以当做是正常镜头,如用6×6cm的120相机,75mm才是标准镜头;如用APS相机则会以40mm为正常。以下是与各种不同菲林大小相对的正常镜头的焦距比数:
菲林类别 镜头焦距
APS(24mm) =40mm
24×36mm (35mm) =50mm
6×6cm =75mm
4×5吋 =150mm
8×10吋 =300mm
  以上所列的焦距,仅为大约的参考数字。例如对于35mm菲林,标准镜头可以是介乎45mm到58mm之间的镜头,例如一些相机公司,曾出45mm, 49mm, 50mm, 55mm,甚至58mm的「标准镜」。对其他大小的菲林也是有一定弹性的,如6×6相机,有用75mm,又有用80mm为标准镜。
  如要找出某种片幅「正常」镜头,还可以利用画面的对角线,例如用拍摄菲林,其24×36mm画面的对角线大约为50mm,那么,对于用35mm菲林的照相机,50mm就可以算做是它的标准镜头,对其他不同的片幅的相机,也大约可以以此标准作计算。
  同一支镜头,用在不同相机上,可以由「标准」变为远摄,例如把120相机的80mm标准镜改用在135相机上,便成为中距镜;而用在135相机的50mm标准镜改用在APS上,也变成半中距的镜头。
  但有一点要注意,所有的镜头都有固定的焦距,一支80mm镜头,总是一个80mm镜头,不管你把它安装在135相机或120相机上。


              回[相机基础]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