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派主页


第三章:镜头的类别与特性

(十)你需要的第一支镜头


  对于初学摄影的人来说,买第一支镜头,真的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我的建议是先买一支最常用的镜头。
  「最常用镜头」指的是甚么镜头呢?我认为一个初学者开始学摄影时,基本上只需要一支50mm标准镜或一支基本35~80mm的变焦镜已可以了。显然,随着你的摄影技术不断增进,20mm或24mm广角镜头、200mm或300mm摄远镜头、微距镜头、鱼眼镜会令你扩阔摄影的领域,但开始时只有标准镜头也没有问题。其实,笔者学摄影的第一年只有一支50mm,其后加上一个2X增距镜,再后一年才再加 上35mm f/2.8及70~150mm f/4。


善用不同的焦距
那么,甚么时候用甚么焦距好呢?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如果想拍摄到较大影像时,而你又不走近主体,则可以用远摄镜头,便可以在底片上摄得到较大的影像;反之,如果你在室内的狭窄环境要得到看来较阔的影像,则可以换上广角的镜头拍摄出广角的照片。
  常用的广角镜,有35mm, 28mm, 24mm, 20mm,更阔角的「超广角镜」有18mm, 15mm, 14mm,而常用的远摄有80/85/105的中距镜,135mm, 180mm或200mm, 300mm,而400mm以上是超远摄镜。

附录:镜头的「鬼影」


  所有镜头无论多高级也会有一些光学上的缺点,镜头之所以愈做愈复杂,镜片愈来愈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商要把镜头「像差」的缺点,减少到「最低程度」。
  你只需要比较一下同厂不同时代的同焦距镜头,特别是远摄影镜头,你便会发现,镜头内的镜片愈来愈多!以Canon EOS的EF 500mm f/4.5L USM和EF 500mm f/4L IS USM比较为例,新的一支比旧的一支大约多了一倍镜片数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常见的影像缺点,俗称「鬼影」的跃光,或称「眩光」(Flare)。这是由于镜头是由多件镜头单元(Lens)所组成一支镜头(Lense)。当有强烈的光线由正面或近乎正面直射向镜头时,光线就会在这些镜片的表面上产生内部反光。这种内部反光最后会在照片上产生「鬼影」。理论上,镜片愈多,出现的「鬼影」便会愈多。
  镜头生产商为了要把这些碍眼的「眩光」减到最低程度,生产商在每一个镜片的表面涂上极薄的薄膜,以减低这些表面反射,一般称作「多层加膜」(Multi-Coat),每一间厂有不同的配方或名称,如Nikon的叫NIC, Pentax的叫SMC, Hoya的叫HMC……这种加膜虽然可以减少眩光,但不能全部避免,特别是当镜头直接对准强光光源如太阳或射灯时。
  由于镜头表面是有加膜的,它们比光学玻璃易刮花得多,因此便要当心,清洁镜头时若不适当地擦拭可能会把加膜刮花。
  另外,当在你的镜头前加上滤光片时,也要特别留意眩光的产生。因为你每加用一块滤光片,你就额外增加了两个反光面,它们也会在面对强光时产生眩光,故此,用滤镜最好也要用有加膜的高级品种,这一点钱,绝不能省!


(本章完)

 

回[相机基础]目录